一、学校概况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唯一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高职学校,是全国首批28所、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校和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学校创建于1983年,原名芜湖联合大学。现有文津、银湖、白马等校区,占地2400余亩,学校总建筑面积70.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4亿余元,设有17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现有招生专业75个,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学校按照“地方性、市场化、应用型、开放式”办学思路,围绕芜湖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社会服务、产教融合、提质培优、高水平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各项事业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奋力建成专、本(硕)一体,具有世界影响、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芜湖职业技术大学。
二、专业特色
学校现有招生专业70余个,专业建设以工科类为主,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交通运输、财经商贸、土木建筑、农林牧渔、文化艺术等专业群协调发展。现有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共百余个。学校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联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率先开展“四年一贯制”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3+2”专升本联合培养,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
三、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30%,其中教授58名;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91.73%。学校现有 25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 个省级名师(大师)工作室, 6 个省级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1个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平台 8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省模范教师1名、全省优秀教师2名、安徽最美教师1名,以及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拔尖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80余名。
四、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共30余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培育)中心1个,省级开放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3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12个,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15个。学校建立阿里巴巴、华为等11家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校内外各级各类实验实训室600余个。学校南北校区分处芜湖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数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资源。
五、教育成果
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也是安徽省唯一的高职院校)。截至2020年3月,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2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学校在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及教师教学竞赛中,共获一等奖31项、二等奖72项、三等奖94项;在各类省级学科竞赛及教师教学竞赛中,共获一等奖247项、二等奖364项、三等奖479项。学校被授予安徽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荣誉称号。
2020年学校参加了中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新设项目省级选拔赛、教育部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共获得国赛(A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赛(B类)一等奖26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60项。在2020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8项。学校荣获2020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六、奖助体系
学校建立学生资助中心专设机构,设有包含困难家庭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校内奖学金、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社会捐资助学困难毕业生求职及创业补贴以及十余项企业设立的专项奖学金等一系列完善的学生奖助体系。
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为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校内奖学金分为四等,最高等为每生每年1200元。
七、招生情况
学校招生生源质量多年来呈现持续优质化态势,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受考生关注高校。在全省招生工作中继续发挥“排头兵、领头雁”作用,以绝对优势领跑安徽省同类院校。我校2021年文科投档分数线为489分,理科投档分数线为357分,艺术类模块四投档线为682分,模块一投档线515分,其中文理科分别超过省高职(专科)线289分和157分,计划完成率达100%。此外,学校自2014年成为全省“四年一贯制”本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以来,连续7年录取分数线超二本分数线数十分,计划完成率均达100%。
八、就业创业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招生就业呈现“入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2021届6626名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97.95%,升学率为44.49%,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6.90%、用人单位满意度99.72%,各项指标屡创新高。“四年一贯制”182名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超20%,近3年来有一百余人成功考研。创业型毕业去向落实率近5%,超过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平均水平近一倍。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先后成立独立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孵化项目保持在一百家以上,连续五年销售收入总额超亿元。学校连续举办八届大学生创业高峰论坛,先后被授予“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职高专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AA级创业孵化基地”、“芜湖市创业孵化基地”等称号和资质。五年来,学校师生团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6项,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全省首位。获省赛金奖13项、银铜奖44项。2名参赛学生先后受到李克强总理和孙春兰副总理接见。
2021年我校优秀毕业生万文宇获全国第三届“创新创业英才奖”,是全国唯一高职院校获殊荣,也是安徽省大学毕业生第一次获此奖;我校毕业生强海波、杨建春作为优秀创业青年受邀参加芜湖市委书记接见的畅聊早餐会。2021年学校获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金奖和优秀组织奖。